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局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统计信息 > 数据发布 > 统计公报

[ 索引号 ] 115002320086900349/2014-110813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其他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武隆区人民政府
[ 成文日期 ] [ 发布日期 ] 2014-08-14

2010年武隆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力推进“旅游富民、工业强县”战略,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着力统筹城乡改革,经济发展提档加速,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跨入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新阶段,实现了“十一五”圆满收官。
    一、综 合
    据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2415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7328万元,增长6.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66951万元,增长21.1%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49876万元,增长18.4%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9年的16.0︰34.2︰49.9调整为14.8︰36.9︰48.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42.3%、50.7%,拉动经济增长分别为1.2、7.3、8.8个百分点。全县人均生产总值①20797元,增长16%。
    全年全县从业人员24.83万人,比上年下降0.8%,其中城镇从业人员9.66万人,增长5.3%。一产业从业人员11.98万人,增长0.5%,二产业5.36万人,下降8.1%,三产业7.49万人,增长2.8%。
    二、农 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0536万元,比上年增长11.6%;其中,农业商品产值77998万元,商品化率为45.7%。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结构由2009年的53.2︰3.5︰41︰2︰0.3转变为56.7︰3.8︰37.3︰1.9︰0.4。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07328万元,可比价增长6.7%,占全县生产总值的14.8%; 其中,种植业68167万元,增长8.5%,畜牧业31498万元,增长5.1%,林业4799万元,增长1.9%。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8086公顷,比上年增长1%,粮食平均亩产238公斤。油料作物播种面积4056公顷,增长14.8%;烤烟播种面积4093公顷,比上年下降14.7%;中药材种植面积2630公顷,增长33.9%;蔬菜播种面积18676公顷,增长19.6%,再次被市政府确定为全市重点建设的四个蔬菜基地县之一。
    年末生猪存栏35.17万头,下降2.7%,牛存栏4.46万头,增长8.8%,羊存栏12.15万只,增长34.5%;家禽出栏70.2万只、存栏79.15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10.3%和2.3%。

2010年全县主要农牧渔产品产量表 

农产品名称

单 位

产 量

比上年增长±%

      粮食

   171691

      2.1

      油料

     6045

     15.7

      苎麻

     1803

    -15.2

      烤烟

     7132

    -31.7

      蔬菜

   340117

     31.1

      水果

    16396

     20.0

      生猪(出栏)

万头

    42.73

      1.6

       (出栏)

万头

 2.13

      5.5

       (出栏)

万只

 9.81

     15.7

      肉类总产量

    36437

      8.5

          其中猪肉

31358

8.8

      禽蛋产量

2682

3.8

      水产品

     1974

      2.3

   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3.21万亩,其中本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6万亩;旱涝保收面积达到14.81万亩。新建烟水池46口,累计达到3656口。农村饮水达标人口25.13万人,其中当年新增3.2万人。推广各类农业机械7700余台套,农业耕种收机械化率达到28%,较上年增长10个百分点。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9.91万千瓦,增长12.7%,机耕面积38000公顷。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量)17427吨,比上年下降0.2%。借助国家投资,完成中低产田土改造22000亩,新建沼气池2756口、大中型沼气工程4座,年末累计达到33220口。登记注册的各类农业合作社375家;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6户,其中市级9户。土地确权颁证稳步推进,土地流转面积10.89万亩,土地流转率达到25.5%。
    全县成立20个扶贫集团、109个成员单位分别对口帮扶26个乡镇、84个贫困村。通过片区综合扶贫开发、扶贫项目建设、产业化扶持、对口帮扶等,投入市级和县级各类财政性扶贫资金6449万元,完成了16个贫困村整村脱贫建设任务,贫困人口扶贫培训7047人,减少农村贫困人口4789人,农村贫困人口发生率为2.9%。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两项制度”衔接,全县农村贫困户数为22907户,贫困人口为72187人。其中,五保户243户305人,低保户9122户23473人,扶贫户13542户48409人。扶贫对象总数为18844户63105人。
    三、 工业、科技
    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359922万元,比上年增长45.4%。实现工业增加值132784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2.7%,占全县生产总值18.3%;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1.7%,拉动经济增长3.8个百分点。全县工业实现入库税金18048万元,增长15.4%。其中,全县49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际有营运的42户)完成工业总产值267876万元,增长63.4%,实现增加值92928万元,可比价增长26%(市上认定数)。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7815万元,增长315.9%;利税总额19430万元,增长77.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05.4%,增加77.2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6%,提高0.3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98.9%,提高1.1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17.5万元/人年,增长70%。
 

 

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指标名称

工业总产值(万元)

比上年增长(±%

工业总产值总计(当年价格)

267876 

63.4  

  #国有控股企业

92592 

17.9  

   大中型工业企业

32632 

-17.3  

按轻重工业分

   轻工业

109410 

145.2  

   重工业

158466 

32.8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

   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

732 

-3.0  

   股份制企业

246278 

60.6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1813 

  

   其他经济类型企业

19053 

93.5  

  

2010年全县工业主要产品产量表

 

产 品 名 称

 

  

比上年增长±%

原煤

932252  

79.0  

水泥

1016882  

10.3  

磷肥

11467  

36.0  

铁矿石

0  

  

13454  

2.7  

氧化铝

0  

  

鲜、冻畜肉

2611  

154.0  

饲料

38820  

21.6  

竹笋

1220  

-13.5  

豆腐干

29999  

151.5  

食用醋

7010  

-17.5  

硫酸

64584  

156.6  

发电量

万千瓦时

179048  

-0.04  

供电量

万千瓦时

50756  

10.6  

自来水生产量

万吨

904  

21.0  

    科技事业较快发展。全年引进和登记市级科技成果5项,推广先进实用技术30余项。专利申请量64件,比上年增加30件;专利授权量22件,比上年增加8件。企业申请发明专利2项,实现武隆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零”的突破。
    四、固定资产投资、建筑、房地产开发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04687万元,较上年增长14.8%。其中,地方投资814295万元,增长47.4%;跨区投资90392万元,下降61.6%。从计划管理渠道看,建设与更新改造投资735580万元,增长9.7%;房地产投资133812万元,增长62%;其它投资35295万元,增长1.8%。从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449899万元,集体控股投资119163万元,私人控股225207万元,港澳台商投资3500万元,外商投资351万元,其它投资106567万元。从产业看,一产业投资108223万元,增长59.3%;二产业投资310934万元,增长34.3%,其中工业投资309744万元,增长33.8%;三产业投资485530元,下降0.6%。

                2005-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年 份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万元)

全社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房地产开发

投资(万元)

房地产开发

投资增速(%

2005

281775

39.0

6356

148.3

2006

351594

24.8

16198

154.8

2007

421279

19.8

27642

70.7

2008

580028

37.7

49546

79.2

2009

787964

35.8

82583

66.7

2010

904687

14.8

133812

62.0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34167万元,比上年增长19.7%,占全县生产总值的18.6%,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达20.6%,拉动经济增长3.5个百分点。
    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62.7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91.3%;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0.09万平方米,下降51.6%;商品房销售面积39.46万平方米,增长6%;商品房销售额145682万元,增长79.6%;销售住宅5938套,增长43.9%。
    五、城镇建设
    城乡建设快速推进,城乡规划管理进一步完善。全年全县新增建成区面积5平方公里,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5.83平方公里,仙女山新区建成区面积达到9.46平方公里。完成了江北世纪广场房屋立面改造、老车站至城标段景观大道、武仙路景观大道和高速公路出入口转盘建设,建成了金海人行天桥,推进实验二小、住院大楼、城市公园、滑坡治理、旧城改造等建设,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宜居武隆建设进程。城市道路里程55公里,道路面积74.4万平方米,其中,车行道面积57.8万平方米,人行道面积16.6万平方米;县城区室内外停车位1883个;城市道路照明线路长度30公里,路灯1871盏;污水排水处理管道170公里,年处理污水510万立方米, 污水处理率96.43%;道路清扫保洁面积47万平方米,生活垃圾清运量4.9万吨,垃圾处理率97.96%;供水管网43.1公里,总供水量504万立方米。县城建城区绿化覆盖面积261公顷,绿化覆盖率38.94%,绿地率33.96%,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16平方米。
    村镇项目建设加快。完成“两线”(高速公路沿线、旅游公路沿线)“三点”(木根示范点、白果场镇示范点、桃花山公园点)的农村危旧房改造3500户。高标准完成巴渝新居建设1000户,完成农民新村建设18个,建成农村康居点26个。
    六、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
    全县境内现有渝怀铁路武隆段51公里,渝湘高速公路武隆段67公里,公路通车里程3659公里(不含渝湘高速公路武隆段),其中等级公路2795公里。巷双公路建成通车,江后公路、南涪铁路和南涪高速公路武隆段正开工建设。实现26个乡镇通畅,乡通畅率达100%;实现54%的行政村通畅和100%的村通达。全县机动营运车2668辆,其中货运车1544辆,客运车562辆。客运车辆中客运班车304辆、公共汽车28辆、出租车146辆。建成鸭江镇、火炉镇、石桥乡、文复乡、接龙乡等乡镇客运站,通客车的村105个,占56.1%。全县年末运输船舶89艘,其中货船60艘、客船(客渡船和游览船)22艘、驳船7艘。
    全年完成货运量474万吨、货运周转量41835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4.7%和-27.9%;全年完成客运量1007万人、客运周转量56746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38.5%和27.2%。
    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收入13625万元,比上年增长5%。其中,邮政业务收入1046万元,增长20%;电信业务收入12579万元,增长4%。年末全县拥有固定电话5.87万户,下降6.9%。年末移动电话22.02万户,下降0.1%。年末全县互联网用户数1.69万户,增长30.7%。
    全县16个旅游营销集团派出营销工作人员1885人次,召开推介会89场。成功举办了第八届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仙女山国际草原露营激情之夏、仙女山跑马大会、仙女山森林音乐节等系列旅游主题促销活动。参加旅游会展20余场,在国家级媒体刊发旅游报道20余篇。打捆实施旅游重大建设项目10个,新评定旅游推荐接待单位20家和星级农家乐14家,全县星级农家乐达到110家。星级酒店共15家,已评星47颗,新增床位4000余张,接待床位达到15000余张。培训县级部门、乡镇领导干部和旅游企业高管共800余人次,导游人员年审培训、景区和星级饭店从业人员技能培训等20余场次,旅游品质形象全面提升。全年接待旅游专列、包船、包机等130余趟。共接待游客101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6.9%,实现国内旅游总收入50.02亿元,比上年增长116.4%。
    七、商贸、对外开放
 , ; &n, bsp;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 增加值75785万元,比上年增长10.4%,占全县生产总值的10.5%;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41331万元,增长3.1%,占全县生产总值的5.7%。
    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4198万元,比上年增长20%。分城乡看,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30165万元,增长22.3%;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033万元,增长16.8%。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27295万元,增长68.1%;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43263万元,增长7.7%;住宿业实现零售额21935万元,增长47.5%;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1704万元,增长39.4%。
    全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358794万元,比上年增长24.5%。其中,批发业147092万元,增长46.9%;零售业211702万元,增长12.5%。全年住宿餐饮业营业额92546万元,比上年增长24.6%。其中,住宿业43296万元,增长33.6%;餐饮业49251万元,增长17.7%。
    外贸进出口总额240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46.8%,其中,出口2367万美元,增长893.6%;进口34万美元,下降24.8%。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32万美元,增长138.7%。利用内资295099万元,增长112.5%。
    八、财政、金融、保险
    全年实现辖区内财政收入100967万元,比上年增长41.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1005万元,比上年增加22138万元,增长45.3%。一般预算收入46839元,增长48.5%,其中税收30992万元,增长39.3%;基金收入23930万元,增长77.4%。地方财政支出227268万元,较上年增加63364万元,增长38.7%。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9005万元,增长36.6%;文教卫生科技事业支出35522万元,增长3.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938万元,增长19.3%;农林水事务支出37870万元,增长40.8%。
    年未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85757万元,比上年增长19%;各项贷款余额807194万元,比上年增长28.6%。
    全县营业性保险机构9家。全年保费收入15907万元,比上年增长25.8%。赔付各类保险金2926万元,比上年下降6.8%。
    九、文教、卫生、体育
    全年高考上线1374人,上线率达83.7%,其中考入重本101人、二本334人、三本183人、专科815(其中高职单招59人)。全县有完全中学4所,初级中学8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职高),小学84所,幼儿园35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聋人学校)。在校高中生6098人,在校初中生17888人,在校小学生25648人,在园幼儿11678人。小学入学率99.9%、辍学率0.61%、毕业率99%。初中入学率99.32%、辍学率2%、毕业率99.29%。普通中小学专任教师3212人,其中普通中学1292人、小学1920人。幼儿园专任教师138人。
    年未全县拥有卫生机构②287个,实有病床926张。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808人,其中执业医师(含助理)374人、注册护士201人、药师28人、技师36人。全县有医院6所、乡镇卫生院26个、村卫生室165个、生殖健康中心7个(乡镇整合后)。妇女住院分娩率88.12%,婴儿死亡率9.17‰,孕产妇死亡率49.59/10万。
    全县拥有乡镇文体中心26个;博物馆(文管所)1个,藏品2586件;县级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92856册,其中图书57030册(含古籍408册)。全县有体育馆1个,标准游泳池1个,篮球场234个,网球场10个,全县中小学校已建成塑胶运动场18片。全年举办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252场次,参与群众达13.7万人次。全县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8%,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100%,安装有线电视46075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12939户。
    十、人口、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全县年末户籍总户数为136432户,总人口412727人,男女性别比为110.96︰100。其中,非农业人口102769人,农业人口309958人。出生人口7491人,死亡人口375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1‰,出生男女性别比为103.89︰100。全县迁入人口4707人,迁出人口6583人,净迁出人口为1876人,人口机械变化率为 -4.56‰。(本部分人口数据为初步数,最终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为准)
    按居住人口计算,人口计划生育率89.02%,比上年提高0.45个百分点。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口计划生育率72.25%,比上年下降4.58个百分点。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95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9%。城镇新增就业2767人,完成就业再就业培训997人。农村劳动力转移110657人,其中新增转移12785人;完成农村劳动力各类政策培训9232人。
    全县实际参加失业保险6343人,征收失业保险费240万元,全年按月累计领取失业救济金2726人次。参加工伤保险14576人,征收工伤保险费421万元。参加生育保险6427人,征收生育保险费72万元。
    参加城乡合作医疗保险340542人。其中,农村居民参合人数317428人,参合率达到90.5%,筹资总额4486万元,其中个人缴纳635万元(含特困救助37万元);城镇居民参合人数23114人, 筹资总额328万元,其中个人缴纳82万元。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0333人(其中退休5894人), 征收医疗保险费1673万元。
    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共计32226人。其中,参保职工20152人(其中企业14400人、农转非3190人、农民工2562人),离退休、退职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2074人(其中企业5351人、农转非6723人)。全年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基金2439万元,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基金2524万元,征收征地农转非养老保险费4987万元,全年实发养老金12682万元。年末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46078人,其中城镇参保2796人,农村参保143282人,老龄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54033人。征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1586万元。
    全县基层社会保障所26个。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5399户9677人,比上年增长7.9%,农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8823户22056人,增长23.7%。发放城镇低保金1613万元,比上年增长13.4%;发放农村低保金1792万元,增长43.3%。
    十一、人民生活
    初步统计全县城镇经济单位从业人员平均人数19199人,比上年增长1.5%;平均劳动报酬30104元,增长11.1%。其中,在岗职工平均③人数17173人,下降2.2%;平均工资31939元,增长12.8%。
    据抽样调查结果: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16024元,比上年增长11.7,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④15553元,增长11.7%。总收入中,人均工资性收入9713元,增长9.5%;人均经营净收入2594元,增长14.3%;人均财产性收入262元,增长31.3%;人均转移性收入3455元,增长14.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9406元,增长11.4%;其中食品消费支出3182元,增长3.7%,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⑤33.8%。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6.86平方米,增长0.2%。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⑥4604元,比上年增长19.2%。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487元,增长12%;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2534元,增长21.6%;人均财产性纯收入61元,增长59.9%;人均转移性纯收入522元,增长26.2%。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988元,增长14.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939元,增长37.6%;其中人均食品消费支出1705元,增长20.8%;恩格尔系数为43.3%。农村居民人均住房37.59平方米,增长2.1%。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425457万元,比上年增长26.7%。
    十二、资源、环境、安全、治安
    全县年末拥有耕地总资源64081公顷。拥有大中小型水库30座,其中大型1座、中型2座、小型27座,总容量62520万立方米。水土流失面积1943平方公里,累计治理743.7平方公里,其中本年治理5.9平方公里。全县森林面积⑦104667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36.3%,活立木蓄积729.4万立方米。
    全县全年用电量34284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42919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16.6%;万元工业产值(当年价格)能耗0.53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48.9%;工业企业取水总量493.4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4.8%。
    全年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30天,优良比例90.4%。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4.8分贝,县城噪声达标区覆盖率为100%。城区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为67.3分贝,达标路长比例为87%。功能区噪声平均值为55.6分贝,达标率为100%。“两江一河”(乌江、芙蓉江、大溪河)武隆段水质4个断面监测结果均达到相应水域水质要求,乌江Ⅲ类,芙蓉江Ⅱ类,大溪河Ⅲ类,各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县境内无劣五类水体。
    全县信访总量为1861件次4021人次,比上年分别下降3%、6%。受理群众来信640件次,下降4%,其中县主要领导阅批来信245件。受理群众来访1221批次3341人次,分别下降2%、4%,其中县领导接待群众来访444批次1230人次。赴市上访53批次67人次;赴京上访26批次37人次,无到市进京集体上访。办理市信访办交办信访事项35件、市长信箱转办1件、县级交办督办信访事项324件、大走访活动交办积案39件,信访案件到期办结率100%。
    刑事案件立案1887件,破获1072件,比上年增加279件。查处治安案件5061起,查处率100%,群众安全感指数97.4%。民事纠纷调解3177件,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99.1%。民事代理服务412件,公证管理143件,法律援助案件118件。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3件,死亡人数24人(失踪1人)。其中,建设施工4起,死亡4人;道路交通事故15起,死亡16人;水上交通事故1起,失踪1人。
注 释:
 [1] 人均生产总值: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2010年全县常住人口为预计数。
 [2] 卫生机构:口径有所调整,2010年数据含村级卫生室。
 [3] 城镇经济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是国有经济、城镇集体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和港、澳、台投资经济、其他经济单位及其附属机构工作的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城镇个体劳动者及离退休、退职人员、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等按规定目前暂未列入其统计范围。
 [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城镇居民家庭成员得到的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其它非义务性支出以及储蓄的总和,即城镇居民家庭或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是全面反映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和结构变化的最主要指标。
 [5] 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
 [6]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纯收入指农村住户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指按住户常住人口人均当年的纯收入。它反映一个地区农村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是反映农村居民收入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7] 森林面积:为“二调”资料数据
 [8]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部分数据来自武隆县统计局,其余数据均来自县财政局、县经信委、县市政园林局、县民政局、县计生委、县商务局、县环保局、县邮政局、县水务局、县卫生局、县林业局、武隆调查队、县扶贫办、县海事处、县投促办、县运管所、县司法局、县安监局、县信访办、县教委、县人民银行、县交委、县农委、县建委、县科委、县烟办、县金融办、县文体旅游局、县人力社保局等部门。
 [9] 本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数据以《武隆统计年鉴-2010》为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武隆区部门街镇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