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局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统计信息 > 数据发布 > 统计公报

[ 索引号 ] 115002320086900349/2014-12995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统计 [ 体裁分类 ] 年鉴
[ 发布机构 ] 武隆区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 ] 2014-04-18 [ 发布日期 ] 2014-04-18

2006年武隆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和谐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促和谐,敢想敢干,实干快干,沉着应对了特大自然旱灾 影响,全县国民经济保持了健康平稳发展,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一、 经济发展
    200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5495 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2%,增幅与全市平均水平同步,增长速度列全市第17位,居三峡 库区15个区县的第9位。一产业增加值64559 万元,下降5.4%,二产业增加值150537万元,增长17.5 % ,三产业增加值120399 万元,增长17.6% 。一、二、三产业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0.3 %、61.2 %、49.1 %,分别拉动全县经济增长-1.3、7.5、6.0个百分点。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05年的 23.1:42.7:34.2 调整为19.2:44.9:35.9 ,一产业下降3.9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分别上升2.2和1.7 个百分点。全县人均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9655元,居三峡库区15区县第7位,比上年增加1066元。
     全县从业人员稳定。2006年全县从业人员26.5万人,比上年增长4.4% ,其中城镇4.85 万人,增长0.6%。一产业从业人员15.63 万人,下降0.1%,二产业3.38万人,增长5.3% ,三产业7.49万人,增长14.9%;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525个,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增6332人,城镇登记 失业率为4.1%。
    二、农业经济
    受旱灾影响农业减 产。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64559万元,比上年下降5.4%;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结构由2005年的 50.8:2.4:44.7:2.1,转变为49.8:2.6:45.4:2.2。全县粮食播种面积52705公顷,比上年下降0.2%,经 济作物播种面积24392公顷,比上年增长6.1%。
全县农牧主要产品产量表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粮 食         吨   142498    -16.6
油 料        吨     5800     -2.7
苎 麻        吨      1987     -7.9
烤 烟         吨     8187    -23.2
蔬 菜        吨    122967     25
水 果        吨     7309      3.1
生 猪(出栏) 万头    48.2    -13.3
牛   (出栏) 万头    2.77      0.7
羊   (出栏) 万只     18.4     -3.2
肉类总产量   吨     42095     -3.6
水产品        吨     1985     -1.2

    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全年完成农田水利建设资金 12414万元。有效灌溉面积累计达到16.01万亩,本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31万亩;旱涝保收面积累计达 到96万亩;水土流失面积1943平方公里,累计治理达到686平方公里,本年治理23.5公里;全年实施农 田水利工程达到1953处,其中人饮工程267处,烟水池1496口;本年已解决了2.05万人饮水困难,农村 饮水达标14.69万人,自来水供给入户1.36万户。年末全县机械总动力达15.88万千瓦,增长2.1%;全年 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量)17116吨,增长0.5%;农村用电量5065万千瓦时,下降23.7%;新建沼气池 13758口,累计达22727口。
    启动了新农村建设,确立了5个示范村和25个推进 村,进行了5个示范村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597万元。扶贫开发力度加大,全年争取各类扶贫资金 4048万元,完成易地搬迁移民306户,帮助2万农村贫困人口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解决了3000农村 绝对贫困人口温饱和1万农村相对贫困人口的增收。
    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推 进。生猪产业稳步发展,出栏48.2万头;商品蔬菜播种面积12.8万亩;发展优质中药材7.4万亩;烤烟种 植8万亩,收购8187吨;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17户,其中市级5户,实现营业收入21679万元。
    乡镇企业速度与效益稳步增长。全年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144584万元,比上 年增长13.1%;实现营业收入139072万元,增长14.7%;实现乡镇企业增加值58483万元,增长1.7% ;入 库税金9218万元,增长9.7%。
    二、 工业、科技
    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67501万元,比上年增长13%;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76082万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6597万元,增长3.7%,工业经济效 益综合指数达120.3%,下降21.5个百分点;全县工业实现入库税金13006万元,工业对全县经济增长的 贡献达15.1%,拉动生产总值增长1.9个百分点。
   全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表:
产 品名称 单 位 产 量 比上年增长%
   原 煤 万吨   66.2    6.9
   水 泥 万吨   33.3   14.9
 铁 合 金 吨    4911  -59.9
 豆 腐 干 吨    8620    7.1
发 电 量 万度 118584  -27
 生 化 药 吨       50   -2
 磷 肥    吨     4185  -45.6
铁 矿 石 万吨   6.56  -21.2
  钢 材  万吨   2.15  -50.5
氧 化 铝 万吨     7.7    - 
    科技对全县经济 的贡献率达38%,实现高技术产业增加值3729万元,申请发明专利4件,已获授权专利2件,规模工业通 过ISO认证达33%。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成为拉 动经济主引擎。全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1594万元,较上年增长29.2%,其中地方投资171930 万元、跨区投资179664万元。在投资结构中,建设与更新改造投资300408万元,较上年增长27.5%,房地产 投资16198万元,较上年增长154.8%。从经济类型分:国有投资227174万元,集体投资40万元,个私经济投 资38920万元,其他投资85460万元。从投资流向分:一产业投资7675万元,二产业投资83385万元,三产业 投资260534万元。全县工业、交通、旅游等重点项目投资进展良好。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74455万元 ,较上年增长29.1%,投资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达46%,拉动经济增长5.6个百分点。
    五、城镇建设
    城镇面貌焕然一新。城乡建设有章 可循,编制完成了城镇发展规划,城区面积达到4.8 平方公里,新建成了都市广场、时代商贸中心,开 工了“世纪五龙城”等11个房地产建设项目,实现房地产投资16198万元,全县城镇人口9.37万人,城镇 化率达27%,城区车行道路18.35公里,人行道34.1公里,照明线路21.5公里,路灯1135盏;排水处理管道 48.3公里,年实际处理污水192万立方米;道路清扫保洁面积37.4万平方米,生活垃圾无害化清运处理 2.74万吨;供水管网151.5公里,总供水量392.8万立方米。城市园林面积44公顷,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9.8平方米。年末拥有公共汽车11辆,拥有出租车116 辆,线路客运班车186辆。
    六、交通运输、邮电业
    交通邮电运输业稳步发展 。全年完成货运量253万吨,货运周转量24988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下降2.7%和4.2%;全年完成客运量 482万人、客运周转量29388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4.3%和12.2%。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2897公里, 其中等级公路里程1019公里,实现了100%的乡和93.6%的村通公路。
    邮电通 信业较快发展,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收入8381万元,比上年增长4.4%。年末全县拥有固定电话7.42万户, 增长8.3%,其中农村用户5.44万户;年末移动电话10.31万户,比上年增长10.3%。年末全县互联网用户 数5922户。
    七、商贸、旅游、
    商贸市场供给充裕 繁荣。新增商业设施面积2.8万平方米,发展农村“双建制”配送中心1个,村社便民店81户。全县验照 年检个体工商户达6410户、私营企业362户。消费市场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240万元 ,比上年增长14.5%,其中城镇消费52381万元,增长14.9%;农村消费58859万元,增长14.1%。在消 费品零售总额中贸易业和餐饮业零售达86855万元和21564万元,分别增长14.2%和17%。市场供给充裕, 实现商品购进总额130728万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农副产品购进总额13091万元,增长14.6%;实 现商品销售总额134540万元,比上年增长14.3%。对外贸易直间接出口262万元。
    旅游经济跃上新里程。“申遗”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借助名人影视、网络 、赛事宣传,有力促进了旅游与体育、媒体的有效融合,全年共接待游客130.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18.6%,实现国内旅游直接收入13120万元,比上年增长17.1%。
    八、财政、 金融、保险
    财税金融取得进步。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8140万元,较上年 增长16.2%,一般性财政收入16826万元,增长21.3%,其中工商税收10022万元,增长20%,基金收入1314万 元,下降-24.4%;地方财政支出69488万元,较上年增长38.9%,其中支农及农业综合开发支出10607万元 ,增长23.7%;教育事业费支出7543万元,增长2.3%;行政管理费支出6680万元,增长27.3%。
金 融部门认真执行国家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年未全社会各项存款余额为282813万元 ,较上年增长33.4%,其中国家银行存款147888万元,增长37.7%;全社会各项贷款余额为211363万元, 较上年增长20.1%。
保险业在强化效益管理,提高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平稳发展。全年实现保险业务 收入3964万元,较上年增长6.9%,全年保险赔款额1110万元,较上年增长13.4%。
    九、文教、卫生、体育
    教育事业向前推进。全年 高考上线1087人,上率线达79.3%,其中考入重本76人。全县有高中4所,初中10所,职业中学1所,小 学126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高中生4497人,在校初中生15294人,在校小学生34014人。小学入学 率99.96%、辍学率0.01%、毕业率99.9%。初中入学率99.33%、辍学率1.3%、毕业率99.2%。中小学专任 教师数3146人。
    卫生事业取得新发展。年未全县拥有卫生机构33 个,病床 635张,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637人,其中执业医师222人、助理职业医师100人、注册护士131人;农村 卫生三项建设和农村医疗站建设稳步推进,全县有医院4所、乡镇卫生院26个、村卫生室88个、生殖健 康中心14个;加快了社区医疗服务,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参合率达到65.5%。妇女儿童生 存条件得到改善,妇女住院分娩率68%,婴儿死亡率22‰,孕产妇死亡率降到45/10万,计划生育率 92.3%。
    文体广电事业出现新气象。全县拥有文化馆(站)26个;博物馆1个 ,藏品2006件;县级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69735余册。全县有体育馆1个,游泳池(馆)1 个,篮球场20个;全年举办文体活动189次,观众参与达11万人次;获市级各类体育竞赛奖牌25枚,其 中16枚金牌、2枚银牌、7枚铜牌;获市级文艺展演金奖2项;26个乡镇实现了光纤电视“乡乡通”,完 成了800个20户以上的自然盲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实施了多网合一工程,建立了“四位一体”的村 民活动阵地;广播覆盖率达87.3%
,电视覆盖率达94.3%;宽网电视入户率达42%。
    十、人口与就业保障
    全县年末总户数为119338户 ,总人口404716人(常住人口34.7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4751人。出生人口5635人,死亡2024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5‰(计生委口径)。全县净迁出人口410人。
    社会保障 体系逐步完善。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733人,新增城就业152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领取失业 救济金的职工4140人。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0407人,医保13508人、生育保险3594人、工伤保险8028 人、城镇人员享受低保7444人。确保了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社会发放方面达100%。
    全县征收养老保险费1915万元、失业保险费112万元、医疗保险费866万元、 发放低保金921万元;建成基层社会保障所10个;指导和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530人;发放小额贷 款580万元。
移民工作坚持搬迁、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全年完成移民投资2258万元, 完成农村移民生产生活安置460人。
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健全了司法援助体系,法律咨询1157 件,代写文书457件,法律援助案件187件。
    十一、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30元,比上年增长12.5%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3380元,比上年增长19.5%;农民人均纯收入2457元,比上年增长2%。城乡居民储 蓄存款余额持续增长。截止2006底,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78501万元,较上年增长24.1%,其中城 镇居民69483万元,增长14.8%;农村居民109018万元,增长30.9%。城镇居民人均住房35.4平方米,农 村居民住房36.8平方米。
    十二、资源、环境、安全
    生态环境建设得到改善。全县年末拥有耕地总资源65001公顷,较年初减少 186公顷;经市级审批农用地转用22.5公顷。拥有大中小型水库30座,总容量62385万立方米,水土流失 面积1943平方公里,累计治理686平方公里;全县森林面积151.3万亩,本年实现退耕还林面积1.69万亩 ,森林覆盖率达到34.9%;空气质量达到并好于二级的天数保持100%;区域、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分别 控制在56和68分贝以内,居民饮用水质达标100%;全县电力消费22946万千瓦时,规模以上工业煤消耗 15.09万吨,水资源消耗438.16万立方米,全县发生各类安全事故28件,死亡人数34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武隆区部门街镇网站

其他网站